2025年11月9-11日,备受瞩目的2025HOPE幼教创新大会在上海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大会由幼师口袋教育研究院主办,长三角学前教育发展联盟、万千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协办。以「聚焦高质量教育——法制化背景下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正式实施,探索法治化、普惠化和科技化转型背景下,中国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场幼教人的盛会备受关注,不仅有超700位嘉宾亲临现场参会,更吸引了1万名网友通过直播同步参与,大家与多位幼教大咖深度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回顾2025HOPE幼教创新大会的精彩瞬间与高光时刻。

主会场,精彩不停歇
大会首日,超过700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幼教人齐聚一堂,围绕“聚焦高质量教育”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以下是首日的主要嘉宾和他们的精彩展示:
大会开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为我们带来了《人工智能构建未来学习新样态》的主题分享。他指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五个共识与争议,强调AI不能替代人的成长与学习,唯有热情与热爱不可替代。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燕分享了《从家庭到园所:构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的报告。她基于Epstein的“重叠影响域理论”,提出家园社共同体的目标是扩大“高质量重叠区”。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苗带来了《从“三朵云”到“AI三朵云”——数智赋能学前教育的温州探索》的讲座。她分享了温州正在“教育变革和重构的十字路口”的前沿实践,详细拆解了从“三朵云”(云呵护、云慧玩、云管家)迭代升级为“AI三朵云”的框架。
幼师口袋教育研究院院长李砚君分享了《数字化驱动园本研修,促进园所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她指出,园本研修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却常流于形式。她提出以“数智化底座”驱动园本研修体系,通过“四研循环”模式,让教师的努力“被记录、被看见、被传承”,实现“让努力被看见”。
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沈颖洁带来了《在异步共历中重构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主题分享。她提出了“异步共历”的概念,即教师呼应儿童的节奏,通过“敏感觉察”、“隐性准备”、“退位等待”、“适恰启发”四个阶段,实现差异化的“在场”与回应性支持。
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分享了《顺应、融合、创生——基于生活与发展的托班保教新范式》的报告。她强调高质量托育的底层逻辑是“回应式照护”,即俯身捕捉孩子的真实需要。她展示了宋庆龄幼儿园通过“顺应→融合→创生”范式开展的。
来自芬兰自然与环境教育学院的环境教育课程总设计师玛丽安娜·飒为阿禾(Marianne Saviaho)带来了《从自然走向未来——重塑芬兰学前教育想象力》的主题分享。她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对真实、感官和社交体验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因为AI无法从亲身经历中合成意义,所以基于自然的学习所培养的技能是“不可替代的”。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兼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发表了题为《从儿童生活到儿童哲学——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诗意之路》的分享。面对“内卷”等挑战,胡华教授呼吁幼教转型,实现从“强调认知”转向“强调情感”,从“强调知识”转向“强调生活”。

八大分论坛精准聚焦,破解一线实践难题
继11月9日主论坛的学术盛宴之后,2025 HOPE幼教创新大会于11月10日和11日迎来了更聚焦、更深入的实践探索篇章。来自全国的近千位幼教同仁分别走入八大主题分论坛,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链接。
11月10日,大会第二天,八场高规格的平行分论坛在上海各大知名幼儿园同步举行。论坛精准聚焦当下幼教领域的核心议题,将专家引领与园所实践成果展示紧密结合。
“托幼一体化”分论坛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举行。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就《从“食养”到“食育”托幼一体化背景下营养教育的实践创新》主题进行了分享,随后教师凌霄晗带来《托小班幼儿营养教育案例故事》案例分享,教研组长郑强强带来《中大班幼儿营养教育案例故事》案例分享。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左志宏深入探讨了《托班教师教育实践中的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
“AI与数字化”分论坛在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展开。中学高级教师、区域科研员邱晓云分享了《AI重塑课题研究新范式》。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系副主任俞芳则探讨了《借助数字工具构建家园协同评价新路径》。
“师幼互动”分论坛在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举行。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园长王晓燕就《深入理解时代命题打造高质量教师团队》主题进行了分享,正高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应彩云则带来了精彩示范课与《绘本中爱的教育》分享。
“自主游戏”分论坛在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举行。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园长方红梅带来了《文学涵养儿童快乐童年》的主题讲座,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副园长许翠单则分享了《自主游戏背景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实践》。
“幼小衔接”分论坛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举行。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园长蒋耀琴以《幼小双向衔接我们的有为与无为》为题发表演讲,龚路幼儿园金怡园长主持并开展了基于《幼小双向衔接》的主题教研。
“户外运动”分论坛跨越上海市虹口区星贝幼儿园与上海市虹口区体育幼儿园。上海市虹口区星贝幼儿园园长周柱君以《户外游戏中“我们一起“长大-迈向师幼共生的成长之道》为题发表演讲,上海市虹口区体育幼儿园园长潘丽华、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魏威以及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张婷,分别就《指向主动性品质培养的体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户外运动的“双重密码”-重塑学前儿童的大脑与心理》及《数智赋能户外运动观察--对中班幼儿爬行动作的观察、分享与研讨》议题进行了分享。
“社会与情绪学习”分论坛在上海市虹口区小不点幼儿园与上海市虹口区西街幼儿园举行。上海市虹口区小不点幼儿园园长梁月秋带来了《小伙伴,好伙伴——指向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园本课程探索与实践》的主题讲座,上海市虹口区西街幼儿园园长徐斐以《托幼一体化背景下指向SEL的托班教养环境的行动研究》为题发表演讲,及长宁区教育学院科研员汪光珩、上海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薄丽娜等,围绕《幼儿“社会与情绪学习”家园支持方案构建的创新实践》和《幼儿社会一情绪能力的表现性特征和培养的实践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园本课程”分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举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徐臻、上海市普陀区真如翠英幼儿园园长金叶及幼师口袋教育研究院专家汤成麟,共同探讨了《博物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价值、路径与保障》、《学在现场:幼儿园科学场馆研学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以中国恐龙大展例》以及《园本课程建设的思与行》。
11月11日的大会第三天,则是深度的“沉浸式学习”。参会者们分组走入上海8所高质量名园及馆所,通过环境观摩、半日活动观摩与主题报告,实地印证高质量教育的实践样态。

HOPE幼教创新大会,共塑学前教育新未来
2025HOPE幼教创新大会已圆满落幕,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亮点纷呈。主论坛高屋建瓴指明方向,分论坛精准深耕聚焦痛点,名园参访实地印证实践成果。大会坚守HOPE精神,在法制化新背景下,为全国幼教同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带来了宝贵的思想启迪与坚实的实践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