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现代服务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具体场景,探讨陶瓷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研究首先剖析了现代服务业与陶瓷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互促机制,进而分析了当前创新面临的核心挑战,最后基于“科技+陶瓷”融合逻辑,从优化人才生态、深化数字化应用、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了系统性的产业创新路径,以期为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一、引言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泥与火的交融,创造出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艺术,景德镇陶瓷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支持江西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以景德镇全域为载体,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文化传承创新体系,2035年成为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推动陶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业、加强陶瓷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陶瓷文化交流合作水平。
自试验区建设获批以来,景德镇坚定不移地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陶溪川文创街区通过活化利用工业遗产,融合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创意产业,形成集文化体验、艺术展览、商业服务和青年创业于一体的新型文旅综合体;三宝国际陶艺村则整合陶瓷创作、文化交流、展览体验于一身,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些文化街区充分体现了景德镇正大力深化陶瓷业态跨界融合,持续推动陶瓷、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陶瓷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提供高附加值、知识密集的服务,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从功能特点来看,现代服务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别,一是生产型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二是消费型服务业,主要包括中介服务、教育培训和文化传媒等;三是都市型服务业,主要包括商务会展、社区服务和都市型旅游等。
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主要包括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其分别对应现代服务业投入-生产-产出三个阶段。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在于投入的是知识和信息,而非传统的有形资产,它依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与网络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其产出的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高智力投入的解决方案,其价值体现在为客户创造的核心竞争力、效率提升或成本节约上。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证实现代服务业与社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性,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方式揭示了现代服务业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本质规律,即现代服务业能够对其他产业的增长发挥功效,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强大的粘合与推动作用,是经济核心产业。
因此,将现代服务业与陶瓷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不仅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之举,更是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实现陶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现代服务业与陶瓷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关联分析
作为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的主导力量,现代服务业表现出显著的产业融合型,其具有的融合型能够推动科技、文化、制造和服务整合为一个整体,优化整个产业布局。现代服务业与陶瓷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推动陶瓷文化产业这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价值跃迁的关键路径,其互促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现代服务业为陶瓷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陶瓷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陶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陶瓷艺术家们在传统中寻找灵感,结合现代的工艺和技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然而陶瓷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艺术家们的艺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挣脱纯粹传统手工制造业的单一标签,适应现代化升级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现代服务业属于大规模产业群,可以在陶瓷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传播和产品边界等全环节为陶瓷文化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与创新活力。在研发设计环节,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3D建模技术和数字化设计软件等,结合市场需求与潮流趋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陶瓷产品,实现陶瓷设计的精准化与可视化,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在生产制造环节,智能化生产、新材料探索以及环保工艺的运用,能够有效优化陶瓷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引入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次品率。供应链管理服务可以整合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在营销传播环节,现代服务业能够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和传播渠道,提升陶瓷文化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品牌推广、产品宣传、活动策划等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在拓展产品边界环节,现代服务业能够帮助陶瓷文化产业打破传统产品的局限,开发出更为多元化的陶瓷衍生产品和服务。
(二)陶瓷文化产业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新载体与内容
没有内容的服务是空洞的,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陶瓷文化产业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新颖的载体,更赋予了其别具一格的精神特质,让现代服务业在文化的滋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代服务业例如旅游、教育等往往具有无形性,陶瓷文化产业则为无形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多元的实体载体。以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例,馆内收藏陈列着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名品佳作,通过系统的陈列和专业的讲解,向观众诠释了景德镇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观众从中品味到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独步陶瓷制造业高峰的发展历史。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科普教育和陶瓷鉴赏等文化活动,游客在欣赏陶瓷艺术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陶瓷文化的历史和内涵,专家学者则可以在这里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研究素材,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种集展示、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功能,为旅游和教育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陶瓷文化产业还为现代服务业中的营销、咨询等提供了丰富的实体内容,传递出专业性和高品质的价值主张。景德镇为纪念春节申遗成功创作的“正德青花斗彩特大碗”亮相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春节期间全网热议、市场热销的新宠。随后以“中国碗、景德镇制”为营销主题,由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面向海内外推出了多款“‘春节’申遗成功纪念碗”衍生系列作品,4万套“春碗”衍生品抢购一空,这一现象充分彰显出陶瓷文化产业为现代服务业注入了新鲜内容。
现代服务业与陶瓷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呈现出互动融合渗透的效果。一方面,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驱动下,陶瓷文化产业不断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激发产业活力,实现创新升级,另一方面,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机遇,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边界,两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业与陶瓷文化产业通过深度协同,形成了相互赋能、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格局。这种融合不仅为陶瓷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现代服务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与价值内涵。
四、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陶瓷文化产业创新
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案例表明,现代服务业能够促进旧有产业优化升级,从而促进城市发展,例如伦敦政府扶持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打破了以生产制造产业为中心的理念,优化伦敦产业结构,日本夕张市作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城市,以发展都市型服务业为着力点,打造了煤炭旅游中心,成为颇具名气的旅游区,匹兹堡则在老牌工业城市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在制造业方面以先进的技术获得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还在旅游业方面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这些成功案例都为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陶瓷文化产业创新提供了参考价值。
(一)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陶瓷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1、产业人才结构失衡
景德镇的城市经济对陶瓷产业的依赖度高,难以吸引其他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大平台入驻,其他产业人才由于发展空间受限而不会将景德镇作为职业发展的优先选择。另外,景德镇陶瓷产业主要是以“小散弱”的手工作坊业态为主,这种业态模式对陶瓷从业人员的陶瓷艺术专业水平要求高,而在生产管理、品牌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景德镇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缺乏既精通陶瓷技艺,又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品牌运营与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这严重制约了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2、数字化转型深度不足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已然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议题。当前,陶瓷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陶瓷生产领域,例如搭载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窑炉,能够缩短复杂器型设计周期的3D打印技术等方面,陶瓷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度仍显不足。例如,景德镇的大多数博物馆中扩展现实设备的普及率并不高,中国陶瓷博物馆虽然推出了增强现实导览服务,但大多数展品仍然通过传统语音方式讲解,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佳
随着景德镇陶瓷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攀升,陶瓷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创新设计层出不穷,这也给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许多从业者都表示,花费大量精力创作的作品,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被仿冒。近年来,景德镇市正推动“景德镇制”陶瓷区域品牌建设,建立区域品牌保护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陶瓷消费市场呈现海量主体与多元消费场景交织的特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有优化的空间。
(二)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陶瓷文化产业创新路径
1、聚焦产业聚才引擎,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景德镇可依托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进演艺创作、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文化产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平台,构建一个多元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汇聚不同专业背景、技能和创意的人才,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促进不同领域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陶瓷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出台完善的人才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多元人才在陶瓷文化产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2、坚持“科技+陶瓷”发展路径,以数字化激活产业动能
在现代服务业导向下,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创新升级,要坚持“科技+陶瓷”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数字化为核心引擎,全面激活产业新动能。景区可借助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元宇宙等前沿新兴技术,为游客构建沉浸式的体验新场景。此举不仅能够为游客呈上别具一格、新颖独特的陶瓷文化体验,使其深度领略陶瓷文化的魅力,还能有效缓解节假日期间游客过度拥挤的状况,提升旅游服务的整体质量与游客的满意度。在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等展览馆,可以结合混合现实技术,打破传统展览中游客与文物之间的物理隔阂,让游客与文物进行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生命力。
3、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已于2022年8月上线,作为全国唯一陶瓷领域版权交易中心,其业务涵盖版权登记、评估、交易全链条服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造“陶瓷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对陶瓷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利用AI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侵权线索,为侵权取证提供技术支撑。强化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与行业自律的协同,建立市场监管、文化执法、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执法机制和行业诚信档案制度,为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让每一位陶瓷从业者都能安心创作,让每一份创意都能在当下获得应有的价值。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4年)基金项目《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国家陶瓷文化传承试验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4WT35。
作者简介:
焦明清,徐心怡(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焦明清(1972-),男,汉族,河南温县人,硕士,正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财务管理。
徐心怡(1994-),女,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