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干货 > 正文

看了那么多干货,我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

   来源:简书   日期:2018-05-26 21:32:29
导读:自从我开始关注了大量的公众号并在简书上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能够在朋友圈中阅读量10万+的或者是简书首页热门的文章,标题大都是这一类的,如“想要XXX,坚持这几个习惯”,“如何在一个月内变美,通过XX考试”,“如何从月薪三千到月薪X万”等等
        你的干货,看了吗

自从我开始关注了大量的公众号并在简书上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能够在朋友圈中阅读量10万+的或者是简书首页热门的文章,标题大都是这一类的,如“想要XXX,坚持这几个习惯”,“如何在一个月内变美,通过XX考试”,“如何从月薪三千到月薪X万”,“如何三个月内,提高写作能力”等等。

曾经,作为这些干货狂热追求者中的一员,点开看这些干货的原因,被标题吸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看到朋友圈中的转发也一定会顺手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去—我自己看没看没关系,要让大家以为我自己看了才是问题的关键。要看大家看到,看,我与那些妖艳贱货就是不一样呢,我的精神层面是如此高大上的境界呢!

所以那段时间,打开微信收藏夹,看到都是一些收藏的干货;打开微博,原创的很少,都是带有“mark”的字样,转发的各种“涨姿势”的文章;各个平台点赞的都是牛人们分享的心得和提供的从普通人成长为大牛的秘籍。

每次转发完了,告诉自己,有时间再看。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自己有的时候有那么多的时间,可我看了吗?非常不好意思的说,凡是“mark”的,基本都没看。

听过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转发了那么多的牛人的干货,我依然还是一个普通人。

看了马云的分享,我依然还是很穷;交了那么多钱报名的写作班,我依然写不出10万+的文章;过去了好几个月,我依然没有像那些牛人们一样读完100本书。

在这期间,生活并没有因为干货而有所改变,痛定思痛,我开始渐渐沉下心来,总结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忙碌的浮躁

自媒体时代,给了人们很多的机会,原本就生活在你我周围的人,似乎可以一夜之间就能够月收入10万+,而我们却还在每天碌碌无为的干着月薪三千的工作。

我置顶的那些公众号原创者们,他们很多都是从一个普通人,赶上了微信公众号的风口,实现了人生财富自由的升级。

所以他们每一次分享的文章或者课程,收费的也好,不收费的也好,统统报名听课去,就是梦想着自己哪一天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

而越了解之后越发现,牛人们的思想那么前卫,追随者那么多,他们谈论的话题又是那么高端,似乎马上就可以看到下一个时代的风口趋势,而他们就是浪尖上的弄潮儿。

看完这些给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越来越急躁了。

看,外面的世界都在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一个创业公司,明天一个天使轮融资的,而我这里却是安安稳稳,风平浪静的每天日复一日,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被时代给抛弃了。

急躁升级之后,继而演变成了浮躁。

每一个热点都去追随,每一个干货都去收藏。跨年不看晚会,看罗胖的演讲,而如今除了记住未来是时间的竞争外再没记住其他的了;分析罗一笑背后的营销策略,看着大家的讨论之后,也写不出同样的营销思路来。

不仅是我一个人浮躁,好像现在很多人都浮躁。宁愿去看如何一个月内如何减掉10斤的文章,也不肯静下心来去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胖,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

你好不容易吃了几十年长了这么多肉,怎么可能就在一两个月内就减掉一部分呢?而这样的文章却非常容易火,说明大家都有着这样急躁的心理。

张无忌掉进沟里学到了九阳神功,从此打遍天下无敌手,触类旁通各式功。可现实究竟不是武侠小说啊,真没有那种神功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后学啥啥会,干啥啥都速成。

三个月就能学会写作,那当初十几年的作文都白写啦?而真正教给我们这些干货的牛人们,无一不是积累了好多年的经验才总结出来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其中的表层,真正想要达到他们的境界,真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精炼才可以。

没有人一开始就可以跑马拉松的,都是从100米,400米,然后800米,1500米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的。什么任何的锻炼,一下子就去跑马拉松,也坚持不下去的。

所以,下一次,再看到所谓的干货,必须沉下心来,摒弃“mark”,现在就看。从零开始慢慢研读,直到这个干货,成为自己的存货。

2、杂乱而不精

每次看到阅读量特别大的干货文章,我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领域,觉得好了该收藏的就收藏了。

经常能看到自己收藏下来的文章中,有教文案的,有告诉你一年内最应该看的几本书的,有告诉你高效人士应该用的几个APP的,有教如何用思维导图的,还有告诉你各个行业入门的网站的……

啊, 我都要被我的积极好学勤奋向上给感动了呢!

然鹅,并没有什么卵用。

学而乱则不精,一个人的日常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就算有的专家再怎么说大脑的潜力无限大,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消化掉这么多的技能。

况且,之前说了,快速发展的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特别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去仔细的研究一些真正的知识。多半的情况是,那么多的公众号同时间更新了内容,一篇干货没看完,快速的下拉到底,赶紧去看另一篇干货,生怕又错过了哪一个10万+的文章。

本来就浮躁的心,加上收藏的各式杂乱的知识,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系统,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就是,浏览了那么多干货,我依然一无所获。

那到底怎么做才对?写文章都说要有留白才更赏心悦目,对待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应该是这样。给自己一段时间,告诉自己这段时间就学这个,和这个无关的东西再怎么火热也不看。比如说,要学写文案,那这段时间就看文案相关的书,看这样的公众号发表的文章,除此之外,其他的能少看就少看。

给自己一段时间,专心的学习一项技能。等到这段技能学习的差不多了,再开始学习其他领域的相关技能。

我小的时候,老人们常说,傻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最后什么也没有。

学习这些干货又何尝不是这样,分享了一个又一个,可最后学到了又有几个?不如专心下来,就学一个,给自己一个留白的时间,再看看接下来的效果。

3、看过就忘记

牛人们出来总结的干货文章,都是经过自己思考过后提炼出来的,这一个过程看起来是对读者有利,其实最有利的还是他们本身。

因为提炼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思考和升华的过程,会将知识更加的牢记在心里。

很简单的一个比喻,别人吃完了喂你,和你自己吃东西,是一个味道吗?

在我之前看那些干货的文章的过程中,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做笔记,没有做总结,没有去深层次的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或者作者究竟教给了我什么。

我看完了就完了,甚至过几分钟之后再去回想这篇文章我都不记得我看了什么了。

这就是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所带来的巨大的弊端。

而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很多的知识现在还能够记得。就是因为那些知识已经真的完全转化成了你自己内在的东西了,你重复着去学习去运用,最后就算你给别人讲,你也可以讲出个所以然来。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干货文章,大都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看完了,真正让你总结提炼给别人讲讲,还真讲不出来什么。

最终为什么浪费这些时间看看牛人们的经验总结的,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罢了,看,我也没有虚度时间,我也在看干货呢!

所以韩寒才告诉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你只是去听听罢了,哪有几个真正的去做到了呢?

那些干货我只是用眼睛看了,还没到嘴里就从耳朵飘走了,怎么可能到达心里呢?

想要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特别认可简书一个签约作者彭小六的观点,把知识打碎,再重新自己拼接。

既然文章已经看了,那就不要吝惜一点时间深入的去弄懂。总结出作者观点之后,试着自己往里面加入骨血,或者在笔记上总结提炼,并且时不时的拿出来看一看。什么时候才叫真正弄懂了,就是当你拿出这篇文章来,你可以给从来没有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讲的明明白白。

这才不算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去看那些干货,这才是真正的提升自己。

据说以后的发展是一个知识付费的趋势,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开始尊重别人的智力成果了。

可你尊重了别人的智力成果,谁又尊重你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呢?从这一刻起,不要再看干货不要再去报名了,把你手里转发的没看的干货都看完吧,把你已经付费了没学完的课程学完吧。

珍惜银子,从我做起。

 

(责任编辑:admin)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